王曉健
2020年05月15日15: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二、上海訣別
1926年冬,周恩來離開廣州,先后在上海領導了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在南昌參與領導了南昌起義。南昌起義部隊南下廣東失敗后,周恩來在上海參加了中共中央的領導工作,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秘書長、組織部部長、中共中央軍委書記。
楊匏安1927年3月離廣州赴武漢,參加了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五大首次設立了中央監察委員會,楊匏安當選為中央監委副主席,是10位中央監委會成員之一。大革命失敗后,楊匏安以中央監委委員的身份參加了中共中央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會后運用他的影響,協助廣東的黨組織為接應南昌起義部隊做了統戰方面的工作。11月,“左”傾錯誤影響下的黨中央以楊匏安參與“第三黨”活動問題撤銷了他中央監委委員的職務,還給予他留黨察看的處分。所謂“第三黨”,是大革命失敗后,由以鄧演達為代表的從國民黨分化出來的國民黨左派,和以譚平山為代表的從共產黨游離出來的一些人士組成的。他們一面反對蔣介石的投降帝國主義,一面反對共產黨領導的工農武裝革命和土地革命。楊匏安被“左”傾領導者懷疑參加了“第三黨”。其實,他不僅沒有參加過,還寫過一篇《所謂“第三黨”》的文章,對其進行剖析和批評。文章指出“第三黨”的道路是走不通的。最終他僅因被懷疑便受到錯誤處理。楊匏安沒有怨言也沒有消沉,奉命出國前往南洋,在馬來亞、新加坡等地開展中國共產黨委派給他的工作,至1929年年初回到上海。
中共中央安排楊匏安參加黨報、黨刊的編輯出版工作。楊匏安毫不計較職務高低,不僅圓滿完成了有關《紅旗報》和福明印刷所的任務,還主動在文化、出版界做了許多工作。一方面參加進步文化社團,團結了不少傾向革命的文化人,另一方面編撰了《西洋史要》這部具有開拓意義的世界史專著,影響了眾多青年讀者。但作為一個忠誠的老黨員,無端所受的處分仍是他背負的沉重負擔,他極盼黨中央能夠重新審查自己的“問題”。考慮再三,楊匏安通過潘漢年,向中共中央反映了自己的要求。
周恩來與楊匏安相知甚深,盡管楊匏安受到嚴厲處分,周恩來依舊在內心深處敬重楊匏安。一接到潘漢年的報告,周恩來就專程來到楊匏安家,了解楊匏安的想法,征求他對當前黨的工作的意見。兩人見面后,楊匏安沒有多談自己,只是誠懇地說:“我這個受到迫害的老同志,什么時候才能得到平反呢?”由于黨中央尚未就前一階段的處分決定作出新的結論,故而周恩來無法正面回答楊匏安的問題,只能肯定楊匏安在黨報、黨刊編輯出版工作方面,特別是在文化戰線上為黨所作的貢獻。楊匏安針對當時創造社、太陽社與魯迅的論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創造社和太陽社這兩個革命文學團體,與魯迅不睦,雙方激烈的、傷感情的論戰持續不休,這對黨的工作極其不利。楊匏安向周恩來建議:“要想在文化方面結成統一戰線,必須停止對魯迅先生的圍攻。”周恩來高度重視楊匏安關于團結魯迅的意見,隨即過問了這個問題,上海進步文化界之間的劇烈論戰,不久后就停止了。
1930年年初,楊匏安因黨的印刷機構遭破獲而被捕。周恩來聞訊,冒險到楊匏安家看望楊匏安的親屬,帶去了黨組織的關懷。楊匏安的母親陳智感動地說:“這么危險,就別來看我了!”周恩來表示:將會設法全力營救楊匏安。周恩來得知楊匏安沒有暴露共產黨員的身份,通過律師公會積極營救楊匏安,楊匏安在提籃橋監獄關押8個月后被釋放了。
楊匏安出獄后,在周恩來等黨的領導人的努力下,被重新安排了工作,擔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農民部副部長。在新的崗位上,楊匏安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外,還翻譯了《地租論》《伊里幾的地租論》等文章,結集出版后,為正在轟轟烈烈進行的土地革命戰爭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1931年7月,楊匏安在東有恒路2048號的秘密印刷廠再次被捕。周恩來去過楊匏安家,知道楊家的生活十分困難,便指示組織部門,無論有多么大的困難,也要把楊匏安家屬的生活管起來。周恩來還籌劃過在楊匏安被押往南京或蘇州的途中,由中央特科組織武裝營救行動。但終因蔣介石屢次對楊匏安勸降不成,下令在上海就地處決楊匏安,周恩來的武裝營救計劃未能實現。
8月,楊匏安被槍殺于上海龍華。就義前,他寫下了著名的《示難友》詩:“慷慨登車去,臨難節獨全。殘生無可戀,大敵正當前。知止窮張儉,遲行笑褚淵。從茲分手別,對視莫潸然。”這首被難友們背記下來的詩不脛而走,也傳到了周恩來、鄧穎超夫婦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