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張學良膚施相會記【4】

明 七

2020年05月12日15:1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晚11點,會談正式開始。昨天還是兵戎相見,如今敵對雙方的統帥卻握手言歡,促膝交談,這歷史還真有意思!在會談中,他們談了很多問題,但談論最多的還是民族危機,以及如何制止內戰,團結抗日的問題。張學良完全同意中共的“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他說:“紅軍是真抗日,抗日與剿共不能并存。”他主張聯蔣抗日,認為抗日力量越大越好,蔣介石是國內最大的實力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既然要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力量參加,那么蔣介石也應當包括在內。我們現在想壯大抗日力量,為什么要把他排除在外呢?如果統一戰線不包括他,他以中央政府名義反對就不好辦了。尤其是我們是他的部下,如提“反蔣抗日”,工作起來有實際困難。目前應當設法把他“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政策扭轉過來,逼他走上抗日的道路。

周恩來深思了一下,說:“張先生這個意見很有道理,是值得我們重視的。我本人同意張先生‘聯蔣抗日’的主張。中共之所以反蔣抗日,是因為蔣介石是大地主、大資本家的頭子,他視人民為死敵,目下正像滿清的西太后一樣,‘寧贈友邦,毋與家奴’,對日寇無恥退讓,對愛國群眾殘酷鎮壓,他是依靠出賣中國的主權來維持統治的。”

講到這里,周恩來站起身來,憤慨地揭露了蔣介石竊取革命勝利果實、背叛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勾結帝國主義血腥鎮壓共產黨和工農群眾的累累罪行。

周恩來稍稍停了停,說:“只要蔣介石改弦易轍,放棄其錯誤政策,為了抗日救國大計,我們可以既往不咎,愿意爭取這個力量。但是,光讓步是不行的。讓步太多,會使不知足的人認為我們軟弱可欺。在這方面我們是有血的歷史教訓的。所以,要讓步,還得要斗爭。只有經過斗爭,才能達到真正的團結。”

張學良連忙說:“對,對,要斗爭!”

張學良說:“我同蔣介石的接觸很多,據我了解,只要我們認真爭取,是可以把他團結到抗日陣線里來的,問題是我們必須用最大的力量爭取,想盡一切辦法爭取。”

聯蔣抗日是張學良所企求的,他企望抗日不反共,聯共不反蔣。張學良見周恩來沒有批駁他,感到他的意見可能被接受,心情很愉快。

周恩來笑了笑,說:“如果能夠把這樣一個力量爭取過來抗日救國,也是我們十分希望的。可是,他搞獨裁,不要民主,看不到人民群眾抗日的雄厚力量。要用什么辦法才能爭取過來呢?張先生知己知彼,可以多談一談。”

張學良說:“蔣介石有民族情緒,他也恨日本人。據我回國后這兩年的觀察,他可能抗日。”接著,張學良又逐一分析了南京方面各派系對日本的態度。最后說:“蔣介石是在歧路上,他錯在‘安內攘外’,若把這個錯誤扭過來就可以一致抗日。你們在外面逼,我在里面勸,內外夾攻,定能扭轉過來。”又說:“除非蔣介石投降日本,否則我不能反蔣。”

周恩來誠摯地問張學良:“張先生,你看中國的前途如何?”

張學良認為中國的前途在于國家要統一集權,只有兩條路,一是共產黨的,一是法西斯的。他講了一套法西斯可以救中國的道理。他毫不諱言地說:“兩年前我從意大利墨索里尼那里取回一本經,認為只有法西斯主義才能救中國,主張中國應該有個強有力的領袖,實行法西斯專政,把朝野各黨各派的意志集中起來,把全國各方面力量統一起來,像希特勒之于德國,墨索里尼之于意大利那樣。只有這樣,才能夠抗擊日寇,應付國難,國家才有前途。”

周恩來目光炯炯地靜心聽著張學良的講述,臉上的表情是和善而莊嚴的。他對張學良說:“張將軍既是集家仇國難于一身,也是集毀譽于一身的,張先生處心積慮地尋找國家的出路,要雪國恥報家仇的迫切心情,只有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了解你同情你,還會幫助你。可惜張先生把路走錯了,什么是法西斯,簡單地講,法西斯就是軍事獨裁。”周恩來剖析了法西斯的本質,說:“法西斯是帝國主義的產物,把資產階級一點形式上的民主都拋棄了。在歷史上,袁世凱搞過軍事獨裁,失敗了。吳佩孚要武力統一中國,也失敗了。這些張先生都知道,并經歷過。法西斯是反歷史、反人民、反共的,它沒有群眾基礎。要抗日要收復東北,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不可能的。要發動民眾必須實行民主,中國的法西斯道路絕對走不通,他只能有利于日本的侵略。誰想在空前國難中搞獨裁,而不去發動人民群眾抗日救國,誰就是歷史罪人,民族罪人,必然要失敗。”

張學良聽后,默然良久,從此再不提及法西斯主義了。

張學良對發動抗日能否取勝提出了一些看法和疑問,諸如抗戰爆發后,日本將封鎖中國海岸,中國如何取得外援?日本內部能否起變化?等等。

對此,周恩來都一一作了解釋。周恩來說:“日本不可能將我國完全封鎖,軍援不僅可得之英美,也可以得之蘇聯。抗戰持久可能引起日本內部嘩變。”

張學良感到周恩來談問題一針見血,雖在有些問題上批駁了自己,但說得入情入理,讓人衷心佩服。

張學良對紅軍的發展去向問題,也提出了一些很有見地的意見。當時紅軍東征山西,準備進入河北與日寇作戰,并提出“紅軍和一切抗日軍隊集中華北”的口號。張學良對紅軍集中華北完全贊成,對在四川、云貴一帶的紅二、四方面軍北上抗日也完全贊成。他說,來多少都歡迎,經過東北軍防區,我可以讓路。但是他認為紅軍不要東征山西,不要逼迫閻錫山太甚,那樣會促使閻錫山與蔣介石聯合起來。東征不如北上更穩妥,他建議:紅軍北上抗日最好取道寧夏、綏遠,解決降日的內蒙古德王,東向察哈爾。寧、綏人口多、糧食也多,可作紅軍后方;綏遠鄰近外蒙,便于取得蘇聯的援助。

周恩來表示,一定把張先生的意見帶回去和毛澤東、張聞天商量。

最后,雙方還就紅軍和東北軍在抗戰中所擔負的責任、對日作戰的戰略,兩軍互不侵犯、互相幫助和經濟通商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并達成了相應的協議。但張學良還有個難題,就是他缺乏抗日干部,他誠懇地希望中共派更多的干部到東北軍工作。

周恩來說:“我們一是窮,二是人少,文化水平低,很多人不識字。所以我們才不得不隨時隨地注意培養干部,這樣才稍稍解決目前干部缺乏的問題。我們現在辦紅軍大學,你們可以辦軍官訓練團。在軍官訓練團上面也可以辦抗日大學。將來兩邊的抗大可以成為聯合的抗日大學。”

經周恩來這么一開導,張學良懂得了干部要靠自己逐步培養的道理。會談后,東北軍和十七路軍(西北軍)便在西安南郊的王曲鎮共同成立了軍官訓練團,由張學良和楊虎城分別擔任團長、副團長,訓練兩支部隊中團長以下、連長以上的軍官。主要是對軍官們進行抗日教育,每期500人,先后共辦了3期。每期開始,張、楊都要親自訓話,公開提出抗日問題,批判“攘外必先安內”和“抗日準備論”等謬論。他們抽調和聘請一些具有愛國思想的人士擔任教官,對學員廣泛宣傳停止內戰的觀點。這對團結改造東北軍、十七路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也就為后來發動“西安事變”作了必要的思想準備。

周恩來與張學良推心置腹,開誠布公,侃侃而談,直到東方破曉。張學良感到很興奮,雖一夜未眠,卻毫無倦意。他看了看表,5個小時過去了,覺得是該結束會談了。便激動地對周恩來說:“聽了周先生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我的心情可以說是豁然開朗,不僅使我看到了東北軍發展的前途,而且也使我堅定地走上了聯共抗日的道路。”

會談結束后,張學良拿出一本為紀念《申報》60年而印制的大地圖(這是當時最先進的地圖)送給周恩來,高興地說:“讓我們共同保衛祖國!”張學良還贈送給紅軍3萬銀元,以后又補送20萬法幣。

天蒙蒙亮時,周恩來與張學良緊緊地握手告別。張學良目送周恩來一行躍身上馬,離開膚施,向瓦窯堡奔去。

在路上,周恩來對李克農等說:“談得真好呀。想不到張學良是這樣爽快的人,是這樣有決心有志氣的人。出乎意料,真是出乎意料!”他感到張學良是誠心誠意地與中國共產黨交朋友。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