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鋼
2019年01月02日14: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廣泛開展海外統戰工作,爭取華僑和國際友人的支持
在中共代表團到武漢以前,中國共產黨同蘇聯以外的國際社會基本上處于隔絕狀態。周恩來等到武漢后,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外國使節、各國記者,一些外國團體和人士頻頻到訪漢口的八路軍辦事處。為了進一步擴大國際影響,長江局設立由王炳南負責的國際宣傳組,這項工作歸周恩來領導。
在武漢期間,周恩來與斯諾、史沫特萊、英國記者貝特蘭等人保持著經常接觸,并先后會見了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路易·艾黎、愛波斯坦、荷蘭進步電影工作者伊文思、《紐約時報》記者德爾丁、美國主教魯茨、美國作家貝爾登等國際友人。在史沫特萊的《中國的戰歌》、斯特朗于1938年出版的《人類的五分之一》和貝特蘭1939年出版的《華北前線》等書中,都有在武漢同周恩來交往的記述和評論。美國學者肯尼斯·休梅克在《美國人和中國共產黨人》一書中認為,抗日戰爭前期,中國共產黨的對外聯系達到了“高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外國人“可以同漢口的共產黨代表自由接觸”。
1938年1月,周恩來在武漢會見英國新任駐華大使阿奇博爾德·克拉克·卡爾,通過卡爾的幫助得到英國香港總督的準許,設立了八路軍香港辦事處。同年3月和8月,周恩來兩次會見美國海軍情報官埃文斯·卡爾遜上尉,給后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卡爾遜于1940年出版《中國的雙星》,寫到了這兩次會見。他認為:“周的才智在中國是出類拔萃的”。
1938年初,由白求恩大夫率領的醫療隊來到中國。一天深夜,周恩來在八路軍辦事處與他會見。周恩來用熟練的英語歡迎白求恩,并向他介紹了抗日戰爭的形勢和中國共產黨的主張。白求恩急于去抗日敵后根據地工作,周恩來就囑咐王炳南為白求恩一行去延安作出安排,于是便有了這位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在中國的不平凡經歷。
9月底,印度援華醫療隊來到漢口,他們中有柯棣華、愛德華、巴蘇等醫生。10月初,周恩來在八路軍辦事處會見了他們。
巴蘇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下午,我們去看望周恩來,他正在辦公室里舉行記者招待會,屋里擠滿了新聞記者,大部分是外國人。我們在一個角落里坐下,傾聽著他透徹地分析中國的軍政局勢,以及闡明怎樣通過全國發動群眾抗擊敵人。”
幾天后,巴蘇與柯棣華再一次見到周恩來。巴蘇在日記里滿懷敬意地寫道:“在爪哇支隊舉行的盛大宴會上,我們全體再次見到了葉劍英和周恩來。”“在全體來賓中,周恩來唯一莊重的人,我有機會從很近的地方觀察他。他吸引我的,是他那機敏、聰慧和富于同情感的目光。安娜說,20年后,我們將會為曾經與他結識而感到驕傲。我補充道:‘干嗎這么晚呢?此刻我們就感到驕傲。’”
不久,這個醫療隊就在中國大地上播下了友誼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