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云
2018年09月21日16: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難忘的延安電影團
如果說,吳印咸的紅色攝影生涯起始于寶塔山下,那么隨八路軍將士們轉戰在太行山麓,又使他紅色的攝影人生百花盛開。
人們也許知道,1939年10月,在河北黃土嶺一所小廟中誕生的那一張《白求恩大夫》的臨床手術照,就是吳印咸拍攝的;也許,人們還知道,1945年8月,毛澤東主席赴重慶談判時在延安機場的飛機艙口那一張揮手照,也是吳印咸仰首拍下的;可是,吳印咸在延安為周恩來與鄧穎超夫婦拍照的故事就鮮為人知了。至今,中華民國歷史圖片檔案中,還收藏著1941年吳印咸拍攝的那張英俊的人物照《周恩來》。而早在1938年,當吳印咸受命接收下荷蘭導演伊文思贈送的那臺照相機時,就曾以攝影機為紀念物,莊重地為周恩來與鄧穎超夫婦攝下了一張合影照。
1938年秋天,袁牧之與吳印咸到達延安的第一件事,就是創建延安電影團。電影團直屬八路軍總政治部領導,由譚政兼任團長,最初成員有袁牧之、吳印咸、徐肖冰、李肅、魏起、葉倉林等人。延安電影團是在周恩來的直接倡導與領導下成立的,事前他就派袁牧之四處去購買電影器材。延安電影團成立大會在8月18日召開,1940年電影團與延安電影放映隊合并,分設攝影隊和放映隊,由吳印咸兼任攝影隊隊長,并主持電影團的日常工作。
能在周恩來的領導下從事電影藝術工作,這是吳印咸人生的幸事。更有緣分的是,1939年7月,周恩來因右臂摔傷到蘇聯去治療,他在療傷期間并學會了電影放映技術。回國時,他還帶回了共產國際贈送的一架放映機和三部蘇聯故事片拷貝。從那時起,延安抗日軍民便看到了《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與《夏伯陽》等影片,并且經常由周恩來親自放映和解說,吳印咸也常常相伴在側,相互切磋。
吳印咸在延安期間,不僅按照周恩來的指示精神拍攝了《南泥灣》與《中共第七次代表大會》等紀錄片,而且還抽空為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彭德懷等領袖人物拍下了一張張珍貴的照片。值得一提的是,吳印咸對周恩來特別敬重,不僅敬重的他的才華,更敬重他的人品。這兩位出生于淮海大地的革命家與藝術家,在不同的探索之路上心心相印。1941年,自抗戰前線歸來的吳印咸與周恩來在延安窯洞門前見面了。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此時周恩來稍有閑暇,吳印咸便不失時機地輕按快門攝下了一位英俊瀟灑的革命家兼美男子形象。這張不可多得的照片,后來被吳印咸收入自己的《攝影集》中。
眾所周知,周恩來與鄧穎超是革命路上的同志,數十年風雨同舟,互敬互愛,堪稱中華民族愛情史上的楷模。作為比周恩來僅僅小2歲的吳印咸,既把周恩來看成是首長,又把他看成是兄長。他對周鄧夫婦忠貞不二的夫妻情感觀察在眼里,敬慕在心頭。為他們拍一張合影照,吳印咸久有此心。直到1943年的一天,當周恩來夫婦自遠方歸來之時,吳印咸特地帶上相機,到他們居住的窯洞登門拜訪。這一次他又沒有錯過良機,就是在那個領袖居住的簡陋的窯洞門前,他攝下了這對革命夫婦慈祥的笑臉,也攝下了他們身后博大寬廣的黃土地。于是,在吳印咸數十年的攝影歷程中,又多了一張代表作品《周恩來與鄧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