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有恩來同志在”

2021年07月13日16:30    來源:新華日報

本報記者 白雪

北京,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波瀾壯闊的百年黨史中,至少有六處提及“新華日報”。周恩來為“皖南事變”刊載于《新華日報》的題詞,亦再次載入史冊。

南京,新華日報社。7月11日,由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領銜創作的《新華日報》創始人共六位先輩群像揭幕。在中心位置,周恩來全身像氣宇軒昂。潘梓年曾撰文回憶,“有恩來同志在”,報館同志在工作中總有強有力的感覺。作為締造者、組織者和領導者,周恩來是《新華日報》的核心和靈魂。他與《新華日報》在一起的歲月,是一位黨的新聞工作杰出領導者的不凡寫照。

締造:筆戰是槍戰的前驅和后盾

堅持長期抗戰 爭取最后勝利 新華日報出版紀念 周恩來

——1938年1月12日《新華日報》三版

作家夏衍1985年12月17日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的一篇回憶文章寫到,“七七事變”當天,周恩來飛抵上海。三天后,他在會見夏衍時表示:“在國民黨統治區要做的事很多。我們要辦一張黨報,昨天已經決定了,由潘梓年和章漢夫負責。”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新聞史專家陳玉申說,這一時間節點上的重要決定,體現了我們黨在政治和理論上的強大自信,中國共產黨到國統區辦報就是去戰斗的!

國共合作中為何會有一張報紙誕生?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副會長、重慶市地方史研究會會長、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周勇說,展覽在紅巖紀念館的周恩來題詞:“筆戰是槍戰的前驅,也是槍戰的后盾”,揭示了共產黨人對報紙作用的深刻理解,貫穿了《新華日報》創辦的始終。

根據黨中央的戰略決策,在周恩來與國民黨反復多次交涉后,1938年1月11日,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治區公開發行的第一張全國性報紙——《新華日報》終于在武漢面世。創刊前兩天,周恩來便為其寫下“堅持長期抗戰 爭取最后勝利”的題詞,對這張黨報的前途命運以及在抗戰中承載的歷史使命,寄予深刻關注和重大希望。

“周恩來的題詞,實際上為報紙確立了辦報方針。”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副研究館員孫倩說。

“《新華日報》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最頑強、最富戰斗性的報紙。報紙創刊、成長、發展都與周恩來的領導、關懷、參與密不可分。”淮安周恩來紀念館研究室主任陳國民說。

在周恩來直接領導下,報紙旗幟更鮮明。1938年10月初,武漢告急。剛從延安趕回武漢的周恩來,就為報紙寫了第一篇社論《論目前抗戰形勢》,在10月7、8、9三日《新華日報》上連續發表:“保衛武漢的戰斗,從整個抗戰的形勢看來,它只是第一階段能否即過渡到第二階段的關鍵,而絕不是能否繼續長期抗戰的關鍵……保衛武漢重要,堅持持久戰更重要!只有堅持長期抗戰,加強國內團結,才是克服困難,爭取勝利的轉入相持局面的基本方針!”周恩來對形勢的分析,解除了人們在時局轉折關頭的思想疑慮。

作為《新華日報》董事長,周恩來對辦報工作抓得很緊。白天忙,他經常夜間召集報館負責同志開會,及時傳達黨中央的指示和精神,組織學習。記者外出采訪,他常要接見、談話,交代具體任務甚至提供線索。1939年5月下旬的一天,周恩來約《新華日報》總編輯吳克堅和采訪部主任陸詒談話,要他們制定采訪科工作計劃時明確規定派赴外地采訪的特派員任務。陸詒當了多年記者,習慣從職業角度考慮工作,不理解為何要給記者加“分外”任務,未在擬定的工作計劃中體現周恩來的要求。5月27日,周恩來在親筆信中諄諄教導:特派員在出勤期中,尚應為本報向預定的及同情我們的社會聞人代約投稿與寫專論等……

斗爭:睿智周旋,扭轉乾坤

茲因空襲關系,本報自今日起暫出半張,一俟內部整理就緒即當恢復原狀,諸請讀者原諒是幸!

——1939年5月5日 《本報緊要啟事》

本報決定至遲八月十三日正式復刊決不延期,此啟。

——1939年7月7日 《本報重要啟事》

1939年5月,日機肆虐重慶,重慶各大報館均遭到轟炸。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以各報單獨出版有困難為由,要求停刊共同出版重慶各報《聯合版》。

為使報紙能順利發行,周恩來以退為進,巧妙周旋,以有條件限制地參加《聯合版》,要求國民黨當局不能利用各報出《聯合版》之機,取消《新華日報》等報紙,且必須確定《聯合版》期限。他還親自致信國民黨中宣部部長,在信中聲明,一旦條件允許,《新華日報》立即復刊。

果然,國民黨頑固派并未遵守《聯合版》僅限一個月的規定,遲遲不讓各報復刊。經過艱苦斗爭,《新華日報》于8月13日恢復獨立出版發行。

在九年多的辦報歷程中,國民黨當局對《新華日報》的壓迫摧殘,幾乎從未停止。“領導《新華日報》的歷史,是周恩來一生革命斗爭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突破國民黨的新聞封鎖,傳播黨的方針政策,周恩來指導報紙采取了多方面的應變和斗爭方式,通過‘開天窗’、在標題上做文章,采取‘抗審’和‘拒檢’的方法出版增刊等,揭露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罪行。”陳國民說。

“皖南事變”后,《新華日報》處境艱難,改出半張,并停止每日照例有的社論。為在政治輿論宣傳上采取攻勢,周恩來親自主持筆陣。從1941年5月25日至7月20日,他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寫了《論目前戰局》《論敵寇兩面政策》《民族至上與國家至上》等八篇精彩的代論,用犀利的筆,扭轉乾坤,為《新華日報》打開了新局面。

“周恩來始終把言論放在辦報工作的首要地位。他每天親自審閱社論、專稿和重要新聞,一絲不茍地修改,甚至親自動筆,撰寫重要的社論、代論。”陳國民介紹,據統計,《新華日報》在武漢、重慶出版的9年1個月18天里,周恩來在報紙上刊發社論、代論、聲明等各類文稿108篇,約24萬字。

“在風雨飄搖、險惡復雜的環境里,周恩來時時處處保衛著《新華日報》的生存、發展和壯大。凡遇報紙受迫害,他都親自出面解決。”陳國民舉例說,1938年8月21日,報紙刊登《抗議解散三團體——民族解放先鋒隊、青年救國團、蟻社》社論,國民黨當局借口此社論為“非法”,出動大批軍警憲特包圍報館,企圖查封。周恩來聞訊后,迅速到武漢衛戍司令部接洽,迫使其撤回了全部人員,并于次日向蔣介石交涉,使查封停刊的決定作罷,報紙繼續出版。

1941年2月4日,《新華日報》發行再次受阻。周恩來親自前往憲兵隊與國民黨交涉,在嚴寒中堅持斗爭近兩個小時后,憲兵隊被迫退還扣留報紙、釋放報童。周恩來當場將報紙散發給圍觀群眾。周勇說,這件事曾被誤傳為“周總理在重慶大街上賣《新華日報》”,后來經鄧穎超和當時在南方局工作的同志說明經過,才弄清了歷史真相。

斗爭必然伴隨著巨大危險。1946年2月10日,蔣介石集團發動特務、暴徒,在重慶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大血案“較場口事件”。2月14日,《新華日報》上一則《較場口血案發生后 周恩來接到恐嚇信》的報道,至今讀來仍讓人不寒而栗。

“恩來:你若要向蔣主席報告這次事變,便請你先嘗嘗這顆子彈之味!老實對你說,早就等你幾回了,現不能再忍,請你看看誰的手段高強吧!”

周恩來指示將此信在《新華日報》公布,以讓大家對國民黨特務的猖狂活動進一步引起警覺。

團結:將抗戰力量擰成鋼鐵之繩

“團結則存,分裂則亡;合作則勝,獨霸則敗。”這是今天中國抗戰的鐵則……我們號召全中國的人民,全中國的軍隊,全中國的黨派,大家向著一個目標前進,這就是:團結起來打敵人!

——1941年7月20日,周恩來代論《團結起來打敵人!》

“在周恩來領導下,《新華日報》在內容上牢牢地把握政治與輿論方向,積極宣傳抗日和民主政策,團結一切團結的力量,為爭取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勛。”陳國民說,周恩來一再囑咐報館編輯部、采訪部的負責人,既要通過黨的統一戰線開展報紙工作,又要通過報紙工作宣傳、加強黨的統一戰線。

對國民黨內的抗戰進步人士,周恩來總是通過《新華日報》對他們進行宣傳和表彰。

1941年11月9日,國民黨負責與共產黨聯絡的代表張沖先生的追悼會舉行,周恩來在當日《新華日報》頭版發表感人肺腑的代論——《悼張淮南先生》,追溯兩人由生死敵對到親密朋友的過程,以及抗戰以來國共兩黨關系的發展:

我與淮南先生往來何止二三百次,有時一日兩三見,有時且于一地共起居,而所談所為輒屬于團結御辱……這種兩黨間相忍相重的精神,淮南先生是保持到最后一口氣的……先生既逝,聯絡乃似中斷。

字里行間,言辭懇切,流露著哀痛之情,亦深深寄望國民黨內有張沖這樣注重團結抗戰大局的有識之士繼起。

1941年11月14日是馮玉祥六十壽辰,根據周恩來指示,《新華日報》出專刊,大張旗鼓地為馮玉祥祝壽。版面顯著位置登載了毛澤東、朱德、彭德懷、董必武、葉劍英等同志從延安發來的賀電,以及閻錫山、李濟深等祝詞。

周恩來在《壽馮煥章先生六十大慶》中稱頌先生的革命精神:“其中,尤以殺李彥青,趕走溥儀,罵汪精衛,反對投降,呼吁團結,致力聯蘇,更為人所不敢為,說人所不敢說……先生在不得志時,從未灰過心,喪過志,在困難時,從未失去過前途,所以先生能始終獻身于民族國家事業,奮斗不懈,屹然成為抗戰的中流砥柱……趁此良辰,謹祝先生堅持抗戰成功、前途進步無量!”

此外,每年“七七”“八一三”和“九一八”等抗戰紀念日,周恩來總是指示《新華日報》記者采訪國民黨中的抗戰愛國人士,請他們發表言論或題詞紀念,登載于報紙。

“周恩來十分重視利用《新華日報》團結國統區各民主黨派和各界愛國人士。他專門指示報紙開設了‘友聲’專欄,廣泛刊登愛國民主人士對團結抗戰、發展經濟的意見和建議。”孫倩說,周恩來一貫強調報紙的人民性。為滿足大后方人民多層次的需求,在他指導下,《新華日報》開設了“青年生活”“婦女之路”“工人園地”等專欄,使報紙充滿生活氣息和群眾聲音。

周恩來還指示報社精通外語的同志,加強國際宣傳和國際統戰。“皖南事變”的真相在美國報刊公布,便是他把資料提供給美國記者斯特朗報道的。周恩來組織報館人員,把“皖南事變”和蔣介石制造反共高潮的資料譯成外文,印成小冊子,通過熟悉的外國記者傳播出去,爭取國際輿論支持。

“周恩來是《新華日報》的核心和靈魂,他領導辦報的歷史,為民族解放和和平民主作出了卓著的貢獻,為進步新聞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業績,在中國共產黨報刊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孫倩說。

在周恩來領導下,《新華日報》吸納、反映一切抗戰言論,將中華民族的抗戰力量擰成一股鋼鐵之繩,凝聚成戰勝日本侵略者的強大力量。“這個貢獻非常偉大,可以說,周恩來領導南方局、《新華日報》開展的統一戰線工作,為新中國成立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礎。”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蔡斐說。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