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衍行 杜佳妮
2020年08月13日11:43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多少名人用實際行動為我們做出了表率、樹立了榜樣,讓我們重溫那些厲行勤儉的故事,傳承這一美好德行。
勤儉節約是黨的優良傳統
不論是在革命時期,還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建設時期,毛澤東都是勤儉節約的典范。
毛澤東始終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一員,從不要求任何特殊待遇,終身保持艱苦樸素的生活習慣。他的飲食可謂簡單隨意,一日兩餐或三餐,粗茶淡飯,不吃山珍海味。吃飯時不小心掉到桌面上的飯粒,他都一粒粒夾起,送到口中,從不浪費。
他常說:“我們國家還不富裕,人民群眾生活還有一些困難,我吃那么好,心里不安呀。我吃的飯菜很好了,什么時候中國的老百姓都能吃上四菜一湯,那該多好。”他的衣服鞋帽,許多都是補了又補,一件睡衣打了73個補丁,一條毛巾被也打了54個補丁。
厲行勤儉節約,周恩來總理也是榜樣。他的飲食同樣清淡,從不浪費一粒米、一片菜葉。每次吃完飯,總會夾起一片菜葉把碗底一抹,把飯湯吃干凈,最后把菜葉吃掉。吃飯時,偶爾掉在桌上一顆飯粒,也要馬上撿起來吃掉。有人對他如此節儉感到不解,總理說:“這比人民群眾吃得好多了!”
勤儉節約的思想與風范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披荊斬棘,最終帶領人民戰勝貧窮、走向富裕。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
崇儉戒奢、勤儉節約之傳統美德在我國歷史悠久,春秋戰國百家爭鳴,諸子就倡導勤儉節約。
《左傳·莊公二十四年》有“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墨子》提到“儉節則昌,淫佚則亡”,《韓非子》說“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荀子·天論》講“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在古代,勤儉節約常與社稷興衰相聯系。據《二十四史·晉書》,晉武帝時曾任御史中丞的傅玄看到時俗非常奢侈,便上書朝廷說,糧食和絹帛的生產很不容易,人們不注意節約,必然會出現斷糧缺絹的時候。傅玄還表示,“奢侈之費,甚于天災。”
到了社會經濟較為發達的唐代,勤儉節約的觀念依然受到提倡。李紳從“四海無閑田”的豐收景象里看到“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將“盤中餐”的粒粒糧食與農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聯系在一起,凝成了“粒粒皆辛苦”的名句,使那些不知珍惜糧食的人受到教育。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在《詠史》中告誡當朝者應勤儉愛民。詩人縱貫歷史長河,從前賢治國理家事件中,得出經驗教訓:勤儉節約與奢侈浪費為家國興亡之關鍵。
勤儉節約的良好家風代代相傳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不少文人墨客將勤儉節約融入到家風家教當中。
理學家朱熹歷仕四朝卻一生淡泊名利,安守清貧。一次,他去看望女兒女婿,未料女婿不在家,女兒留他吃午飯。因家中貧困,女兒只端出幾碗大麥飯和一碗蔥湯,對父親很是愧疚。朱熹卻不以為意,開開心心地吃了,并告訴女兒儉樸度日本是我們的良好家風,對于飲食,不要計較多少和好壞。
吃完飯后,他還題了一首詩:“蔥湯麥飯兩相宜,蔥補丹田麥療饑。莫謂此中滋味薄,前村還有未炊時。”
女婿回來后,對岳父的儉樸之風與仁愛之心大為感動,便將此詩作為家訓,于書房懸掛。
史學家司馬光的一生也十分儉樸,并把節儉作為教子成才的重要內容。古代家訓中的名篇《訓儉示康》便是他結合自身經歷與認識所作。在文中,他自述“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并教育兒子“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在他的熏陶下,司馬康以為人廉潔和生活儉樸而受后世稱贊。
在清代學者金纓編著的《格言聯璧》中的“持躬”章節里,也闡明了“儉”與“侈”對一個人修身養性的影響:“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節儉就會有節制,有節制則百善都會興起;奢侈就會放肆,放肆則百惡都會跟從。
節用裕民、儉以養德。今天,中華民族經歷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苦奮斗歷程,但戒奢以儉的道理并未過時。我們要繼續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自覺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讓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風尚繼續引領我們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