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麗
2018年12月11日14:49 來源:中共黨史研究
中共十八大報告指出,繼續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要“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胡錦濤:《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人民日報》2012年11月18日。)。新中國“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各民族友愛合作的大家庭”(《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第1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第394頁。)為基本精神的民族政策,使中國的民族關系“從過去壓迫和被壓迫的關系改變為平等、互助的關系”(《民族政策文件匯編》第1編,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5頁。)。費孝通曾指出,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社會結構特別是在民族關系上發生了重大變化,“在人類歷史上是應當大書特書的” (費孝通:《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2頁。)。
新中國成立后,作為兼管國家民族事務的周恩來總理具體指導落實由《共同綱領》這個為人民服務的“劇本”中規定的各項“民族政策”(《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上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第4頁。)。1956年12月,周恩來視察云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時,更是告誡各族干部群眾:“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維護祖國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中共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委員會:《周總理把黨的溫暖送到了各族人民心間》,《云南日報》1977年1月11日。)。那么,在我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面對復雜的民族局面,周恩來是如何努力探索各民族的“合”,促其“雙利”,避其“兩害”的有效途徑;又是如何領導各族人民找到一把不同于蘇聯的消除民族隔閡、協調民族關系和解決民族問題的“鑰匙”。而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首先需正視“我國民族大量存在”的歷史事實。
一、“不能簡單比附斯大林的民族論述”——周恩來對民族和民族關系的厘定
20世紀初,一篇在列寧看來“寫得很好”且“具有很大理論和政治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列寧論民族問題》(下),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900頁。1913年2月,列寧在給阿?馬?高爾基的一封信中已提及此文,他寫道:“我們這里有一位卓越非凡的格魯吉亞人正在埋頭給《啟蒙》雜志寫一篇大塊文章,他搜集了奧國的一切材料和其他國家的材料”。《列寧論民族問題》(上),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73頁。)的文章中,斯大林冠“民族”以“經典定義” “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斯大林論民族問題》,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28—29頁。),對新中國民族研究影響深遠,《中國百科大辭典》和《中國大百科全書》也是從“四個要素”來定義民族:“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共同文化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人群共同體”。(參見《中國百科大辭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年,第3772頁;《中國大百科全書(精粹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年,第999頁。)“按照斯大林四個要素缺一不可的論斷,中國今天能否說已經形成一個民族”的疑惑長期困擾著人們(劉桂五:《關于民族定義和漢民族形成問題》,《學習》1950年2卷1期;榮孟源:《斯大林的民族定義問題》,《學習》1950年2卷12期。)。1953年7月,毛澤東在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所作《關于過去幾年黨在少數民族中進行工作的主要總結》中,強調“科學分析是可以的,但政治上不要去區分哪個是民族,哪個是部族或部落”(《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5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第647頁。)。1954年6月,范文瀾在《試論秦漢以來中國是統一國家的原因》一文中,闡述了關于漢民族形成于秦漢時期的觀點(參見范文瀾:《試論秦漢以來中國成為統一國家的原因》,《歷史研究》1954年第3期。),引發一場持續3年的關于漢民族形成問題大討論。論辯雙方都從斯大林民族四特征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從而使斯大林民族理論與中國民族實際情況之間的矛盾公開化。1957年8月,周恩來在《關于我國民族政策的幾個問題》的講話中明確指出:“每個國家都有它自己的歷史發展情況,不能照抄別人”(《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72頁。)。具體到中國,封建社會歷史悠長,漢族和其他民族沖突不斷,民族界限大量存在,“我國許多民族在解放前雖然沒有發展到資本主義階段,但是它們的民族特征都已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這種歷史和現實的情況都應當正視、研究和照顧,否則就不能合起來”。所以“在我國,不能死套斯大林提出的民族定義”, 畢竟“那個定義指的是資本主義上升時代的民族,不能用它解釋前資本主義時代各個社會階段中發生的有關的復雜問題”。(《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339頁。)周恩來作為國家領導人之一,從民族團結的高度,對這一問題作了精辟概括:“每個民族都有它長期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歷史痕跡”。比如壯族,“只要從事實出發,毫無疑問就應該承認壯族是一個民族”,因為“壯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化,這些都是它的特點”(《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338—339頁。)。這對當時學界進行的漢民族形成問題的討論有原則性指導意義。是年5月,《歷史研究》編輯部將論戰雙方主要觀點輯成《漢民族形成問題討論集》(參見《漢民族形成問題討論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7年。)一書出版,漢民族形成問題討論暫告一段落。
各民族發展的歷史、加強民族團結的現實、貫徹民族平等的原則,決定了我們必須正視各民族中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民族特征,正視各民族在發展中遺留下來的歷史痕跡,不能簡單套用斯大林的民族定義。給各少數民族以“民族”稱謂,是《共同綱領》中規定的“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具體體現,根本區別于國民黨時期的“宗族觀”。
還在1943年8月,周恩來即指出:國民黨對國內各小民族,“還不是充滿了大漢族主義的民族優越感和傳統的理藩政策的思想么”(《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69頁。)?蔣介石在民族問題上繼承了歷代封建統治階級對少數民族鎮壓和籠絡的兩手政策,否定少數民族的存在,把各少數民族稱為漢族的大小宗支(《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477頁。)。“蔣介石的民族觀是徹頭徹尾的大漢族主義,在名義上,他簡直將蒙、回、藏、苗等稱為邊民,而不承認其為民族。在行動上,實行民族的歧視和壓迫。”(《周恩來選集》(上),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47頁。)在文字表述上,對少數民族加“犬”旁,在稱呼上以“宗支、宗族”謂之,在實際中進行壓迫的多重歧見,無疑會加深民族隔閡。而“今天民族問題的焦點,還是在民族隔閡問題上……這要我們積極開展工作來努力消釋”(《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上卷,第38—39頁。)。當然,“名稱問題好像是次要的,但在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問題上卻很重要,這里有一個民族合作的意思在里面”(《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376頁。),即在“稱呼”上,對少數民族以“民族”進行界定要本著各民族“合”的理念和訴求,要體現出民族間平等與團結,要促進民族互助與合作。這種思想也充分體現在周恩來簽署和簽發的一系列文件中,如1951年5月簽署的《政務院關于處理帶有歧視或侮辱少數民族性質的稱謂、地名、碑碣、匾聯的指示》、1956年6月簽發的《國務院關于“伊斯蘭教”名稱問題的通知》等。正是為了加強民族團結,禁止民族間的歧視與侮辱,對于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加給少數民族的稱謂及有關少數民族的地名、碑碣、匾聯等,如帶有歧視和侮辱少數民族意思者,應分別予以禁止、更改,封存或收管(《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上卷,第154頁。)。正是為了尊重除回族之外的其他維吾爾、哈薩克等9個少數民族對伊斯蘭教的宗教信仰,“在我國,今后對于伊斯蘭教一律不要使用在漢族地區相因成習的而慣用的‘回教’這個名稱,改稱伊斯蘭教”(《陜西人民委員會辦公廳轉發國務院關于“伊斯蘭教”名稱問題的通知》,《陜西政報》1956年第10期。)。從漢族的“他稱”到少數民族的“自稱”的回歸,體現的是對各信教民族的尊重。
此外,學界對民族關系的研究也是眾說紛紜。盡管觀點多樣,但從分類學范疇來看,他們都是從不同民族之間聯系的角度來界定民族關系的,這也能從一些工具書中看出(參見《辭海》解釋:“民族關系是民族與民族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交往中形成的關系”,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第2532頁。)當然,《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年簡明版和2002年精粹本)以及1999年版的《中國百科大辭典》中都沒列出“民族關系”。。作為一個主體核心型的多民族國家,長期歷史發展使漢族與少數民族在人口數量、經濟狀況、文化教育、社會組織等方面明顯呈“二元”結構特征。周恩來正是從漢族與非漢族之間存在的典型結構特征來概說民族關系:“中國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之間的關系在過去國民黨反動統治之下是惡劣的。”(《民族政策文件匯編》第1編,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3頁。 )1951年10月,周恩來在《民族關系》的政治報告中指出,各民族間和各民族內部,在歷史上長期處于分裂和對抗局面(參見《民族政策文件匯編》第1編,第9頁。)。1962年,李維漢在《中國各少數民族和民族關系》的長文中認為,各民族成分復雜、人口數量少但分布廣,在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內部保留著封建領主制度或原始氏族部落制度等民族關系的歷史特點,決定著民族關系兩方面——多數是漢族反動統治者對少數民族的壓迫,也有少數民族反動統治者壓迫漢族,或一個少數民族壓迫另一個少數民族(參見李維漢:《統一戰線問題與民族問題》,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606—624頁。)。當然,隨著研究的深入,一個民族共同體內部如漢族內部包括的客家人、福佬人、廣府人和潮汕人之間,南方的瑤族不同支系如盤瑤、茶山瑤、山子瑤等支系之間在交往中形成的關系能否稱之“民族關系”也可進行分析,但不在本文論述范圍之列。
雖然,新中國的建立,“根本改變了過去反動統治者所造成的惡劣的民族關系”(《民族政策文件匯編》第1編,第7頁。),但“民族間的隔閡和歧視繼續存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5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第651頁。)。而如何在“各民族一律自由平等”的原則下正確處理民族關系,成為貫徹《共同綱領》中民族政策的關鍵一環。
二、“求其在我”——周恩來處理民族關系的主體視角
在漢族同少數民族的民族關系史上,周恩來明確指出:“是漢族對不起少數民族。今后我們漢族同志要代為受過,向他們賠不是……凡事‘求其在我’,不要只說人家的錯處”(《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192頁。)這種 “求其在我”的“賠不是”思想,發展了列寧晚年提出的要對少數民族“讓步”的理論(1922年12月31日,列寧在《關于民族和“自治”化問題》的“口授記錄”中提到:“對少數民族多讓步一些,多溫和一些,比讓步不夠,溫和不夠要好些”,《列寧論民族問題》(下),第868頁。)。為了在說法上更切合少數民族心理,他將其形象地比喻為“還債”說,認為“講還債這是個比喻。有些人害怕提還債會引起民族關系搞不好,這是不必要的顧慮,哪里會有這種事情”?他認為歷史的經驗都證明了這一點,并明確指出:“講還債有利于民族團結”(《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340—341頁。)。 民族沒有優劣之分,“所有民族都是優秀的、勤勞的,智慧的,只要給他們發展的機會;所有民族都是勇敢的、有力量的,只要給他們鍛煉的機會”(《周恩來選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63頁。)。無論是“讓步”還是“還債”,都是為了使各民族在共同發展中形成友好合作的民族關系,都是為了維護祖國統一和國家安定。
在各民族互助合作過程中,必須要克服大(漢)民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的錯誤傾向。1957年8月,周恩來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召開的民族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漢族中的大漢族主義發展下去,會產生民族歧視的錯誤;而兄弟民族中存在的地方民族主義任其發展就會產生民族分裂的傾向。這兩種錯誤態度和傾向,任其發展,不僅不利于民族團結,嚴重的,會造成各民族間的對立,甚至分裂。而從建設社會主義祖國這個共同目標出發,必須反對妨礙民族團結的兩種錯誤民族主義傾向。(參見《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362—364頁。)因為它可以把民族隔閡的歷史痕跡逐步消除掉,可以把各民族在經濟、文化方面事實上的不平等狀況逐步消除掉(參見《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367頁。)。為了突出“求其在我”,在反對大漢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時,“首先要反對的是大漢族主義”(《中國共產黨主要領導人論民族問題》,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115頁。)。在各民族相處中,“漢族一定要自覺,遇事應多責備自己,要嚴于責己,寬于待人”(《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338頁。)。也正是基于此,劉少奇在中共八大的政治報告中指出,只有堅決克服了大漢族主義的任何一種細微表現,少數民族中的地方民族主義情緒才能順利克服(參見《劉少奇選集》(下),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53頁。)。
將“還債和賠不是”思想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就需要先進幫助落后。在政治上,“我們更應該認真普遍地推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及民族民主聯合政府的制度,認真普遍地保障散居的少數民族人民的平等權利”;在經濟上,更有效地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貿易及其他經濟事業;在文化上,“更加教育廣大人民注意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及風俗習慣”(《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上卷,第263—264頁。)。這些具體權利在1949年的《共同綱領》、1952年的《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以及1954年的《憲法》中都有明確規定。至于選擇民族區域自治而摒棄聯邦制的原因,周恩來在1957年3月《關于建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座談會以及同年8月在青島召開的民族工作座談會講話中,都有清晰的闡述和詳盡的論證。他說:歷史的發展沒有給我們造成建立民族共和國的條件,我們就不能采取這樣的辦法。歷史發展給我們造成了民族合作的條件,適宜于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參見《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373頁。)而通過民族區域自治,“一個民族不僅可以在一個地區實行自治,成立自治區,而且可以分別在很多地方實行自治,成立自治州、自治縣和民族鄉……不僅使聚居的民族能夠享受到自治權利,而且使雜居的民族也能夠享受到自治權利”。(《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372—373頁。)總之,適合我國國情的有利于民族合作的民族區域自治,是在民族問題上的基本政策,是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鑰匙”,是“史無前例的創舉”(《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374頁。)。
此外,由于“漢民族與各少數民族間存在著歷史上造成的政治、經濟、文化水平的事實上的不平等,這需要長期的努力,其中包括漢族的幫助,才能加以改變”(《民族政策文件匯編》第1編,第28頁。)。按照“讓步和賠不是”的思想,我們應該將民族區域自治規定的少數民族各項權利,看成是對少數民族群體處于不平等境遇的歷史性補償和處于弱勢地位的制度性扶助,是實現“事實上平等”的內在要求。它不是要求不同對待,而是按不同需求對待。政治上的自治,經濟上的幫助,抑或文化上的尊重等等,都是符合自由公正和真正平等的原則,是從“包容差異”的角度,來確保少數民族得到正確對待。給予少數民族自治權利不是制造不平等,而是為了消除不平等。在少數民族實行民族和區域因素相結合的自治、保障在中央機構的代表性、尊重他們的語言習慣等政策,可以使那些由于社會歷史等不可抗因素造成的弱勢少數民族,較快改變落后狀況并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恰如周恩來所指出的,如果少數民族在經濟上不發展,那就不是真正的平等。所以要使各民族真正平等,就必須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經濟,“我們不能設想,只有漢族地區工業高度發展,讓西藏長期落后下去,讓維吾爾自治區長期落后下去,讓內蒙牧區長期落后下去,這樣就不是社會主義國家了。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區、區域自治的地區都現代化。全中國的現代化一定要全面地發展起來。我們有這樣一個氣概,這是我們這個民族大家庭真正平等友愛的氣概。我們不能使落后的地方永遠落后下去,如果讓落后的地方永遠落后下去,這就是不平等,就是錯誤”。(《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383頁。)少數民族處于落后和弱勢地位的事實,決定了必須采取一些特殊優惠政策。如果以今天的眼光去苛求前人的成就,難免有求全責備和歷史虛無主義之嫌。強調歷史態度,更不應該忽視歷史事實。我們不要“形式和口號”上的平等,而是要“具體和事實上”的平等。
三、“互相以對方為重”——周恩來處理民族關系的辨證視角
為了真正體現民族平等,一方面,在處理民族關系上,要突出“求其在我”;在經濟上替他們解決困難,在政治上給予區域自治權,在民族心理上反對民族主義上首先反對大漢族主義。但處理不同民族間關系的努力應該是雙向的,而不是單方面的。少數民族也需要從自身出發,為協調民族關系,消除民族隔閡做出應有貢獻,要“互相以對方為重”(《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337頁。)。所以,在“從各方面切實尊重少數民族的民族平等權利,尊重少數民族人民的意見,消除各種各式的大漢族主義影響”的同時,“各少數民族內部也要著力克服各式的狹隘民族主義傾向”(《民族政策文件匯編》第1編,第10頁。)。民族間的團結是相互的,大漢族主義糾正了,狹隘民族主義不糾正,還是無法實現團結。
另一方面,中國的國情是漢族人口數量多,少數民族人口數量少但分布廣。1957年,周恩來指出:“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其實漢族是‘人口眾多’,少數民族地區是‘地大物博’,各占一條,所以我們各民族必須互相合作,互相幫助,才能發展;各民族必須取長補短,互相學習,才能團結”(《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上卷,第476頁。)。他還指出:就新疆而言,新疆的發展要有資金、人力和財力;但“僅僅依靠新疆一個自治區的五百萬人口,不可能積累多少資金,而且人力也不夠。必須要靠全國的力量,國家的力量,中央的力量,將經濟發展中積累的資金拿一部分投資新疆增加財力,從內地動員一部分人力到新疆增加勞動力,這樣才能使新疆大發展。這就必須民族合作。不能設想,新疆孤立地只靠現有的人力、物力,就可以解決問題”(《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376—377頁。)。歷史發展已經并將繼續證明,這個論斷多么具有預見性。
加強、鞏固民族間和民族內部的團結,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和所要達到的重要目的(參見《民族政策文件匯編》第1編,第105頁。) 。“互相以對方為重”就要求各民族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增進民族團結。當然,正如周恩來所指出的,在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過程中,“若發現有的地區實行上有不正確的地方,各族人民有權并有責任提出意見”,(《周恩來與西藏》,中國藏學出版社,1998年,第112頁)。但不應該在“偏狹和精致”的民族主義情緒下進行惡劣的陰謀活動,尤其需要自覺抵制某些別有用心的國際勢力對中國民族關系的挑撥和對民族分裂主義的煽動。就此,1953年7月全國統戰工作會議通過的《關于過去幾年內黨在少數民族中進行工作的主要經驗總結》一文也指出:“我們怎樣去建立在鞏固中央和邊疆各民族間的關系和聯系呢?如何建立各民族間的互相信任呢?如何實現聚居的少數民族在各方面的權利呢?用什么事實來說服或駁斥民族分裂主義傾向和打擊帝國主義的分裂陰謀呢……很明顯,不實現和不經過民族區域自治,都是做不到的”。(《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5冊,1993年,第653頁。)
就經濟而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不把經濟搞好,那個自治就是空的”(《鄧小平西南工作文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第199頁。)。幫助少數民族發展、進步,給少數民族以大量人力、物力與財力支持,是民族區域自治的應有之義。所以“對少數民族地區的金融、貿易政策采取既穩步前進而又對少數民族有利的方針”(《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4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第97頁。)。但是,少數民族應該正確對待這種幫助,應該將落腳點放在自身的“造血”功能上,應使少數民族和內地的經濟往來形成一種“供給——進步”的良性互動的雙向流動機制,而不應該在幫助中形成對國家、對先進民族的資金和物資上的純粹依賴,演變成“供給——依賴”單向輸入形式。美國華盛頓大學社會學系赫克托教授(Michael Hechter)于1975年提出的“擴散模式”擴散模式,指以某一民族為主體的核心地區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在工業化的過程聯系不斷增加,核心地區先進的發展理念和管理方式持續向邊疆地區滲透,使其工業化進程得以充分發展。最終先進地區和相對落后的周邊地區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差距大為降低或消失(理論假設的理想模式),各民族的工業化和現代化程度都達較高水平,有效實現族際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整合。Michael Hechter, Internal colonialism: the Celtic fringe in British national development, 1536—1966.(邁克爾?赫克托:《內部殖民主義:1536—1966年不列顛民族發展中的凱爾特邊緣地區》)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7.是一種各民族共同進步的增長方式和發展思路,也可為我們各民族在互助合作中謀求進步的道路上提供一定的有益借鑒。畢竟如周恩來所說的,“我們國家的民族政策,是繁榮各民族的政策”,“我們的根本政策是要達到各民族的繁榮”。(《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1984年,第379頁。)
四、“各民族友愛合作的大家庭”——周恩來處理民族關系的價值訴求
無論是漢族還是國內的其他少數民族,都不能簡單地說是單純民族,都是在歷史上同其他民族不斷融合發展而來,在世居以及足跡所到之處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新的血液。這一融合不是簡單的同一和歸一,而是一種共存共生的生存狀態和發展訴求,為建立各民族大家庭提供了歷史淵源。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指出:“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7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作為人口多數的漢族是相對于少數民族而言;少數民族相對應的是占全國人口多數的漢族,任何一方缺失都會使其各自失去原有內涵。如果將“中華民族”喻為一種有機化合物,那么它是由漢族和各少數民族等不同民族元素共同組成,其中任何一種要素的缺失,都會使此化合物發生質的變化。這就要求各民族互助合作,攜手共進,如此“才能夠真正在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基礎上,建立起我們憲法上所要求的各民族真正平等友愛的大家庭”(《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377頁。)。
實行“利于合,利于團結,利于各民族共同發展”(《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343頁。)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就要求摒棄“民族自決”。1949年9月,周恩來在《關于人民政協的幾個問題》的講話中指出:“任何民族都有自決權的,這是毫無疑問的事,但是今天帝國主義者又想分裂我們的西藏、臺灣甚至新疆”,(《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140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需要“對帝國主義有好處”的民族自決,我們要求“對我們(指各民族——引者注)本身有好處的”(《周恩來與西藏》,第112頁。)國家認同和整體利益。而事實上,“民族自決”與統一的民族國家間的政治博弈, 前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在1992年《和平綱領》報告中指出:“如果每一個種族、宗教和語言群體依據民族自決都宣布建立國家,那么分裂會無休無止,全人類和平、安全和經濟福祉將更加難以實現”。(轉引自〔英〕 愛德華 ?莫迪默、羅伯特 ?法恩主編,劉泓譯:《人民?民族?國家——族性與民族主義的含義》,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15頁。)經常使其不自覺地成為破壞統一的國家民族的潛在力,置其處于“問題的一部分,而不是解決問題辦法”的尷尬境地。
“十月革命時,列寧強調民族自決這個口號,允許民族分離,這樣才能把過去那種帝國主義政治關系擺脫,當時的具體情況要求俄國這樣做”(《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375頁。)。其最終目的是“使各民族在真正民主和真正國際主義的基礎上相互接近乃至相互融合”(《列寧論民族問題》(下),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494頁。)。但中國的歷史情況是,“整個中華民族對外曾是長期受帝國主義壓迫的民族,內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戰爭中同甘共苦……這種內部、外部關系,使我們不需要采取十月革命時俄國所強調的實行民族自決、允許民族分裂的政策”(《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375頁。)。還需注意的是,帝國主義時代存在壓迫民族對被壓迫民族的壓迫和剝削,是民族自決權的先驗條件,正如1916年8月,列寧在《論對馬克思主義的諷刺和“帝國主義”經濟主義》一文中更明確指出的,“‘自決’向來就是‘向’被壓迫民族和壓迫民族這兩種民族提出的”(《列寧論民族問題》(下),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639頁。)。新中國的建立,實現了“國內各民族平等友愛互助的新關系”(《民族政策文件匯編》第2編,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33頁。)。過去那種壓迫與被壓迫的民族關系不復存在,民族自決也就失去了其物質載體。在統一國家內部單純從地方民族主義利益強調民族自決,是對列寧民族自決理論的一種異化。
還值得強調的是,列寧民族自決理論,是在批判第二國際和奧地利社會民主黨人奧托鮑威爾和卡?倫納所鼓吹的“民族文化自治”的過程中不斷發展起來的。“民族文化自治”,是“俄國猶太資產階級政黨和崩得派以及孟什維克所擁護和鼓吹的在民族問題上的機會主義綱領。這個綱領否認民族和地域的關系,主張把散居各地的同一民族,組成自治團體,在文化事務方面施行自治,按民族劃分學校。是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的反映,不利于民族團結和統一”(《列寧論民族問題》(下),第898頁。)。我們反對民族分立、摒棄民族“單干”(《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377頁。),就必須反對狹隘民族主義的“民族自決”,更反對某些海外流亡人士宣稱的“高度自治”。
由此可見,從注重民族特征到對民族共同體的承認,從強調民族情感到撤銷帶有歧視性的稱謂,從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到反對“民族自決”,周恩來立足歷史,著眼現實,在處理民族關系的問題上始終圍繞“合”的主軸,突出“團結”的理念。1974年,周恩來在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關于慶祝自治州、縣成立二十周年的請示報告》的批示中,也突出強調“民族團結”是正確的(《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下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647頁。)。
在全球化趨勢席卷的今天,加強中華民族統一的國家認同和認同中華民族依然任重道遠。如周恩來所說的,我們應該更進一步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應該切實地推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應該普遍地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的平等權利,更有效地發展少數民族的教育、衛生等其他經濟文化事業,更加注意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以便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成為各民族友愛合作的大家庭參見(《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上卷,1998年,第263—264頁。),以此凸顯中華民族“美美與共”、“和而不同”的主旋律和凝聚力。
(本文作者中國礦業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院講師北京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