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對待工作提倡“做實事 收實效”

2018年08月28日15:55    來源:黨的文獻

  [摘要]20世紀 70年代初,周恩來針對國內基礎科學研究長期落后的狀況,指示有關部門實施一些戰略構想和具體措施,并告誡有關人員“不要如浮云一樣,過了就忘了”。形象的比喻、樸素的語言表達了周恩來對待工作的態度和方法。周恩來歷來反對幾種對待工作“如浮云一樣”的錯誤做法:對工作要求說了就忘,不再理會;將完成工作停留在口頭,只會夸夸其談;雖然去做了,但漫不經心、敷衍了事。周恩來提倡的“做實事、收實效”,對待工作“不要如浮云一樣”的精神,在今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尤為重要。以周恩來所倡導的這種真抓實干的工作態度來對待事業、對待工作,我們的方針政策才能落到實處,措施才能得見成效,事業才能興盛日進。

  [關鍵詞 ]周恩來;真抓實干;腳踏實地;工作態度;工作作風

  1972年 7月 20日,北京大學負責人周培源就此前周恩來布置給他的“把北大理科辦好,把基礎理論水平提高”的任務,寫信給周恩來,針對國內基礎科學長期落后的一些原因提出意見。周恩來閱后,寫信給中國科學院和國務院科教組負責人,要求他們以這封信作根據,“在科教組和科學院好好議一下,并要認真實施”。他還特意強調:“不要如浮云一樣,過了就忘了。”(《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下卷,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7年版,第 539頁。)“不要如浮云一樣,過了就忘了”,這句話說得很重,也頗耐人尋味。“浮云”了無根基,飄蕩無蹤,轉瞬而過,難以追尋。周恩來以“浮云”作喻,形象、貼切而又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了擲地有聲的要求和意味深長的囑托。在當時極左思潮影響下,一些知識分子在研究工作上顧慮重重,“普遍的思想情況是不愿搞也怕搞基礎理論研究”,“怕挨‘理論脫離實際’的批評”,對待基礎科學研究有著欲做不能、欲罷不忍的尷尬心理。而當時很多西方國家的科技水平卻是一日千里地向前發展。在此背景下,周恩來的這句話,既反映了他對當時普遍存在的工作作風松懈、人浮于事問題的憂慮,也體現了他對提高我國基礎理論研究水平的責任感和急迫心情。

  “不要如浮云一樣,過了就忘了”,反映的是周恩來求實認真的工作態度,真抓實干的工作要求,勇于擔當的責任精神。對待工作,周恩來一貫要求要鍥而不舍,落地生根。他反對做工作“如浮云一樣,過了就忘了”,是有針對性的。

  第一種“浮云”現象,就是對工作說過了就忘,不再理會。這是一種對工作極端不負責任的行為,這種如浮云轉瞬即逝的工作態度,是要堅決杜絕的。我們在工作中不僅要善于提出工作要求,制定工作計劃,更要做到充分重視,付諸實施,說到做到。就如上面所提到的基礎科學研究工作,關系著應用科學的進步和革新,關系著向現代化進軍的成敗,周恩來提醒有關人員不要將基礎科學研究當作“浮云”,要充分重視和認真對待基礎科學研究工作,一以貫之,常抓不懈。 1972年 9月,周恩來在接見巴基斯坦總統科學顧問薩拉姆時,曾強調了開展自然科學理論研究的重要性,他說:“現在需要提高理論。本來理論是指導實踐的,有了經驗沒有理論還不行,在理論方面我們做得很差。不僅在原子能方面,就是一般科學也是如此。一句話,許多經驗,沒有理論,忽視理論,這是我最不滿意的。”(《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下卷,第 548—549頁。)9月 11日,他給張文裕、朱光亞的信中又寫道:“科學院必須把基礎科學和理論研究抓起來,同時又要把理論研究與科學實驗結合起來。”三令五申、反復強調,雖遇困難阻礙卻下定決心、一往無前,這充分表明,周恩來對待工作的高度負責和認真態度,說過的事總是牢牢記掛于心。并時時提醒相關人員不要將某項工作當作浮云一樣,隨意飄過,而要抓緊加以落實。

  第二種“浮云”現象,就是將完成工作停留在口頭,只會夸夸其談。周恩來向來抵制這種只會夸夸其談的不良工作作風,并稱之為“實際工作中的機會主義”。早在 1956年,他在談到中國科技發展的問題時就強調,要“認真地而不是空談地向現代科學進軍,我們必須抓緊時間”,“一年的時間是很容易在空談和拖延不決中間浪費了的”。(《周恩來選集》下卷,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第 185—186頁。)這里,周恩來就明確指出了空談的危害性:容易讓我們浪費了時間,錯過了機遇。“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一直是中國共產黨人所倡導和實踐的。反對空談,崇尚實干,就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的良好風尚。很多時候,有沒有新面貌,有沒有新氣象,并不在于制定一打一打的新規劃、喊出一個一個的新口號,而在于結合新的實際,用新的思路、新的舉措,腳踏實地把既定的工作藍圖變為現實。

  第三種“浮云”現象,就是表面似乎是在干工作,但漫不經心,敷衍了事。這種現象很具迷惑性,因而危害甚大。周恩來經辦的每一件事情,不論大小,他都以對人民、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他審批文件字斟句酌,交辦工作細致具體,審查方案疏而不漏,處理問題嚴肅認真。有一次,周恩來宴請外國專家,外專局的有關同志在報送的宴請計劃中將在京人數寫為 250至 370人,周恩來閱后在這個數字上加了問號,由于他對在京專家人數了如指掌,就在旁邊批注:“至多 280人”。周恩來還經常教育大家,辦事要本著科學態度,不能用“大概”、“差不多”、“可能是”這種含糊不清的詞,使用概念要準確。

  在對待工作問題上,無論是說過就忘,還是只會夸夸其談,或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這三種“浮云”現象的本質都是工作態度不端正,缺乏工作責任心,都不是我們所提倡的真抓實干。要真正落實好工作就必須實事求是、腳踏實地,更要一抓到底、常抓不懈。毛澤東也曾經說過:“抓而不緊,等于不抓”。(《毛澤東選集》第 4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 1442頁。)

  真抓實干首先要求我們對工作常懷責任感和使命感。周恩來曾經說過:“新中國的工作人員對自己的國家應有責任感,這樣才能涌現出成千成萬具有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工作人員。”(《周恩來選集》下卷,第 2頁。)每個人都要有以國家、社會的利益為重的責任感,這才是我們勇往直前的不竭動力,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周恩來就有著對事業的無限忠誠和高度責任感,在他病重時還常說:我只有八個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周恩來曾親自指導了我國的“兩彈一星”事業,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在每次核試驗之前,周恩來總要仔細詢問可能影響成敗的各個關鍵環節。他要求同志們要有“嚴肅認真,周到細致,穩妥可靠,萬無一失”的高度政治責任感。

  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重在一個“實”字。實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就是腳踏實地的干勁。對于“實事求是”,周恩來曾經作過這樣的解讀:“這四個字,話雖簡單,卻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周恩來選集》下卷,第 350頁。)。即使在 20世紀 60年代初,黨內浮夸風一度蔓延、左傾思想抬頭的復雜情形下,周恩來仍然以馬克思主義者的膽略與勇氣,號召全黨干部說真話,鼓真勁,做實事,收實效。面對“大躍進”產生的困難局面,周恩來提醒大家不要超過實際定指標,要注意綜合平衡。他要求大家“落到實事求是”,要有“腳踏實地的干勁”。(參見《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中卷,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7年版,第 244頁。)

  真抓實干就是對既定目標的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對于很多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工作,不是一個人或一代人就能夠完成的,往往需要幾代人的持續接力,堅持不懈。就像基礎科學研究工作,關系社會生產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但它需要長期積累、堅持不懈,產出成果的周期也較長,成果的作用也不是立刻就能顯現的,需要全面的、均衡的投入和長期的、穩定的支持,所以周恩來告誡科技工作者“不要如浮云一樣,過了就忘了”。

  周恩來提倡的“做實事、收實效”,對待工作“不要如浮云一樣”的精神,在今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尤為重要。這與習近平所說的“釘釘子”的精神是同樣的道理。浮云日日變幻,常漲常消;釘釘子,卻需扎扎實實,久久為功。一項事業的完成,往往也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沿著正確的目標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不要如浮云一樣,過了就忘了”,言簡意賅,反復咀嚼,仍覺意味深長、耐人尋味。無論任何時候,只有用真抓實干的工作態度來對待事業、對待工作,我們的方針政策才能落在實處,措施才能得見成效,事業才能興盛日進。

  ﹝作者曹陽,女,中共揚州市委黨史辦公室征研三處處長﹞

(責編:唐璐、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